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3D打印资讯 > 正文

3D打印产业的尴尬:资本与理想的较量

时间:2013-02-19 09:17 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它不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及多道加工工序,而是利用三维设计数据在一台设备上可快速而准确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解决了许多过去难以制造的复杂结构零件的成形问题。”在左世全看来,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制造方式的技术,一定程度上将改变以福特制装配生产线为代表的大规模批量生产方式,会深刻影响制造业的未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也表示,3D打印技术一定范围内前景很好。机械行业正在努力推进其联盟机构的成立。

  4、研发及产业化步伐加快

  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其产业化的步伐也在持续加快。

  “增材制造原理与不同的材料和工艺结合形成了20多种增材制造设备。”左世全说,当前主要集中往三个方面发展,主要是向日常消费品制造、功能零件制造和组织与结构一体化制造发展。

  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进增材制造技术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一批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成果。

  “增材技术的突破关键在于原材料。树脂、塑料、丝、牛皮纸等都有比较成熟的技术,金属和陶瓷等高强度材料尚有技术瓶颈。”左世全介绍说,好在我国在金属粉末原材料领域的增材制造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日,获得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带领团队取得了以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研究的突破(激光成形即为广义上“3D打印”技术的一种)。目前,该技术已能够给我国飞机提供大型零部件。

  我国目前已经有了20多个服务中心,设备用户遍布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军工、模具、电子电器、造船等行业。2011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市场规模近10亿元(不含军工市场)。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升级和在医疗、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推广应用,增材制造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左世全对于增材制造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5、部分技术可以惠及大众

  使用普通原材料的3D打印技术,将来或许可以走进百姓的家中,成为一种普及的商品。

  “目前与传统批量生产相比,3D打印的成本和效率还有差距。”蔡惟慈表示,相关的技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突破。

  苏州一家企业正在集中技术力量致力于3D打印的民间应用,并已经有所突破。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近期成功研发出更加适合民用的桌面式FDM三维打印机,精度高,而外观相对小巧,便于携带安装,最关键的是,这类打印机目前造价约为2万元,如果投入大批量生产的话,价格有望降低到四五千元。打印材料目前是类似尼龙的树脂材料,约200元每公斤,这样的费用老百姓也消费得起。“增材制造技术能够让设计师在很大程度上从制造工艺及装备的约束中解放出来,更多关注产品的创意创新、功能性能,还可以大大缩短研发时间和成本。”左世全说,未来可能会因为这项技术出现很多传统制造无法想象和生产的新型产品。

  6、3D打印迷局:市侩资本与远大梦想

  从1986年首台3D打印机诞生算起,3D打印技术已有近三十年历史。但直到2012年,属于它的春天才姗姗来迟。

  这一年4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封面文章,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要素,3D打印位列其中,与智能软件、新材料、机器人和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服务模式并肩而立。

  从那时起,3D打印迎来新的机遇:媒体积极报道,政府表态扶持,而美国3D打印巨头3D Systems、Stratasys和ExOne的股价狂飙突进,标志着资本市场的认可。

  这是一个好的时代。过去一年间,3D Systems的股价涨幅达200%,Stratasys也上涨一倍;本月初登陆纳斯达克的ExOne首日大涨47%,反映了华尔街对于3D打印概念的青睐。另一方面,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要求把3D打印作为创新重点;中国工信部高官公开支持发展“增材制造技术”,与3D打印有关的战略规划正在研究制定中,有望于今年两会后公布。

  这也是一个坏的时代。媒体和政府的热烈追捧,无法掩盖3D打印仍处于萌芽期的事实。尽管在医疗和工业领域,这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更广泛的民用级市场,它仍然属于小众玩物。

  一个直观数据是:2012年,全球3D打印市场(包括相关材料)的规模仅为21亿美元;全球最大的3D打印机生产商Stratasys仅售出2万台产品,全行业销量也只有4.2万台。尽管3D打印机单价较高,但销售额微乎其微、市场培育不足仍是3D打印面临的最大困境。

  而在股市方面,在近一年的持续上涨后,部分投资者已经开始谋求套现离场。今年1月,有人在著名财经网站Seeking Alpha撰文称,3D打印概念股的上涨得益于“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打出了正确的概念,但整个行业仍然很年轻”;而在上周,以做空中国概念股闻名的香橼将矛头指向3D Systems,认为3D打印的概念已被过分炒作,有关公司的股价随即大跌。

  赞誉与争议并存的3D打印,究竟是市侩资本精心设计的概念陷阱,还是能够改变全人类的又一个“阿波罗计划”?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