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3D打印逐渐成为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在刚刚闭幕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各式各样的3D打印产品也赚足了眼球。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3D打印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制造等领域。
“随着3D打印技术在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拓展,产业发展迅猛,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仍然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到2030年全球规模将有望超过850亿美元。”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这一背景下,产业链上相关环节的上市公司、科研机构都在加速布局。
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张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1.6%,其增长率远超新能源汽车的34.3%和集成电路的28.9%。
同时,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我国3D打印设备出口量和出口额也都实现了两位数高速增长。
“3D打印”是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俗称。增材制造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零件或实物,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
通俗的讲,传统的制造是做减法,通过去除材料来形成最终产品。而增材制造是做加法,通过逐层添加材料来制造三维物体,不仅减少材料浪费,还可实现产品定制化,满足个性化需求。据了解,增材制造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3D打印行业全景图谱》显示,随着3D打印产品在已有场景中的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张,以及新场景、新应用的不断开拓,预计未来六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9年中国3D打印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超1200亿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19.5%。
产业链各环节加速布局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链相关环节也在加速布局。
日前,铂力特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10亿元,用于建设增材制造专用粉末材料产线项目,在金属增材制造大规模智能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原材料粉末产能。
“随着3D打印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领域供给不足的情况已经显现。铂力特扩大产能一方面可以说是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奠定了基础。”济懋资产合伙人丁炳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铂力特称,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产能已经接近饱和。随着公司业务在航空航天优势领域的持续增长,以及在医疗齿科、汽车等领域的突破,公司的产能缺口进一步扩大。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7月荣耀发布的MagicV2折叠屏手机铰链轴盖采用钛合金3D打印工艺,成为3D打印在手机上的首次规模化应用。在丁炳中看来,目前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发力折叠屏手机,这有望带动3D打印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进而有望进一步催化相关产业链。
据悉,金太阳折叠屏X轴盖产品突破钛合金新材料、3D打印新工艺抛光加工工艺,目前已进入手机终端折叠屏机型核心供应商,实现小批量销售。
“虽然目前我国3D打印产业发展迅猛,但还存在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还需要政策持续对技术研发作出引导和支持。”西安工程大学产业发展和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铁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目前一些地方也在积极补链强链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陕西作为国内重要的增材制造和再制造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区,拥有全国唯一一个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每年可孵化不少于10项增材制造领域相关项目。此外,陕西还拥有金属增材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智能再制造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
“目前我国国产3D打印装备拥有量占全球装备的11.5%,处于全球第二,而消费级非金属3D打印装备市场占比则位居全球首位。”屈放表示,随着产业链相关环节加速布局和相关部门的推动,我国3D打印产业的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