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续传承,巧手染斑斓。9月26日,南通海安举行“扎染文化科技日”活动,来自北京、浙江等高校专家学者、全国非遗传承人、知名设计师以及企业代表等欢聚非遗扎染智能机器人生产车间,见证中国首条非遗扎染智能机器人生产线投产,掀开非遗“扎染”技艺保护传承新篇章,振兴传统工艺。
机器人工业流水线
走进非遗扎染AI机器人工业流水线,扎染工人通过机器臂注染人工示教打样,通过内部系统传至AI机器人注染系统,工人扎花好的成衣进入注染流水线后,两分半钟,10件衣服就完成手绘染色,比以往人工提高6倍。该生产线由江苏华艺集团联合上海良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历时三年共同研发制造,包括AI智能注染打样机器人系统和AI智能注染全自动流水线,通过机器人软件连接、视觉检测等,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开启传统手工扎染向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
江苏华艺集团扎染事业部总经理钱丽霞介绍:“AI智能机器人,它具有能够模仿人的操作,完成度达到95%以上。我们这条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工抓花、扎花这样的一个工序,保持了它的个性化、差异化,而我们的这个机器人生产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我们的人工示教过来的,区别于传统的印染产品。”
非遗扎染AI机器人
扎染,古称“绞缬(xié)”,是中国传统技艺传承的智慧结晶,千百年来,扎染技艺不断衍变,传承着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但是进入工业印染时代,扎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发展备受制约,如何运用现代科技突破以往扎染艺术的限制,是中国很多传统手工艺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非遗十大人物、中国纺联非遗办首席专家孙淮滨认为南通为非遗传承发展做了有益示范。“南通是中国的纺织特别是近代纺织的发源地,在这里出现了非遗和现代科技很好地结合模式,这本身就是一种守正创新,而且带有一种突破性。用机器人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排斥手工,因为扎这一块还是手工,也会出现不会重样的效果。这说明我们传统工艺是可以插上最新的科技成果的翅膀。”他说。
扎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打造文化品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江苏南通是中国最大的现代扎染基地,拥有国家艺术染整与现代扎染产品开发基地,南通扎染技艺也是列入第三批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高新技术赋能中国纺织非遗传承与产业创新,紧抓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契机,今天,南通扎染博物馆同步在海安江苏华艺集团揭牌,也将进一步推动讲好扎染非遗前世今生的故事并推动非遗时尚应用转化。(吴娟 肖巧云 茅文韬)
来源:央广网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