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3D打印资讯 > 正文

3D打印全球掀新一轮技术浪潮

时间:2013-02-04 10:24 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2月1日,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欧洲航天局近日公布了人类首个月球基地计划蓝图。该基地将由从地球“空降”至月球的机器人建造,而且机器人将就地取材,利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将月球上的原始土壤转变成建筑材料。 

    目前北京也开设了国内首家3D打印机体验馆。网络上更是已有3000-5000元价位的3D打印机。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3D打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耗材、打印机的价格必将呈现下降趋势,未来3D打印机完全有可能像传统打印机一样,成为每家每户都买得起、用得上的设备。 

    “简单来说,就是直接用材料来分层粘合起来制作一件物品的技术,有点类似平时玩的陶艺,用粘土等塑造出来一个杯子的过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徐兴鹏比喻。 

    目前,他和创业团队伙伴们正立足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进行3D打印技术的尝试。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他已经在中国注册了公司,并把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于是,几个年轻人的创业故事和热情由此拉开。 

    ■案例 

    南洋理工团队上海成立公司 


    “一票的年轻人,我们有探索精神和对新事物的敏锐嗅觉。大家对3D打印技术感兴趣,认为可能会成为一个商机,2012年起决定一起做点事。”徐兴鹏介绍,创业团队的成员包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ForSE Lab里的一些同事。里面有在读博士、做访问学者的副教授。 

    然而投身于新技术的创业热情并非年轻人的一时兴起。 

    徐兴鹏回顾,最初接触到3D打印是在2011年底的时候,那时他经常去逛一些科技博客,新闻网站,偶然间看到关于3D打印技术的报道。 

    “后来我翻阅相关的资料,发现这一技术已经起步很多年,但是离实际应用始终有很远的距离,特别是在个人桌面级的3D打印技术上几乎是空白。”徐兴鹏说,对他思想的冲击出现2012年初。美国的MakerBot公司研发了他们的第二代个人桌面3D打印机,并在纽约成立了全球第一家3D打印机的零售店。“这时我才明白,原来3D打印机也可以做成这种让普通人都可以方便使用。” 

    南洋理工大学3D打印创业团队告诉记者,2011年的时候,3D打印机普遍都是采用金属粉末或者塑料融化之后进行浇铸的技术。在2012年下半年,在Kickstart网站上,来自MIT的一群学生发起了一个初创项目,一个他们自主研发的3D打印机,采用的是液体材料凝固成形的技术。 

    “在Kickstart上已经有人在筹款立项了,证明这个市场已经开始不断有人进入了,如果现在不进去,晚些的话,就不能占据有利的条件了。”2012年10月以后,徐兴鹏和创业团队成员们开始着手准备。 

    资金不足先从销售做起 

    “万事开头难,我们几个人讨论了各种方案,最受限的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其二,我们无法号召一批人来从0开始研发3D打印机。既然没钱就要找没钱的办法。”徐兴鹏团队的解决方法是,从销售开始,在浅层次上进入这个行业,做到销售、维护、售后等方面都打到满意的效果,通过这一阶段来积累资金。 

    然后在拥有足够的资金基础上,召集相关的人员进行研发,最终要有自己的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机。 

    在销售铺路的第一步棋上,南洋理工的创业团队首先成立了运营组织,注册了“上海约简趣印贸易有限公司”。团队透露,目前公司的其他手续正在办理中。 

    在公司成立之后就是搭建营销平台的网站,同时也会借助主流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销售。为此,团队已经向MakerBot索要了中国地区经销商的申请表格。 

    “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会是MakerBot在中国的第三家授权经销商。”徐兴鹏谈到,我们之所以选择MakerBot,一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在外形,功能,性能上都令人满意,二是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销经验,值得信赖。同时我们也在观察其他公司的相关产品。我们对不同公司的产品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以后研发自己的3D打印机。 

    “最初的想法是把公司注册起来之后,要租用场地,广告宣传等都要花很多的钱。大家都比较发愁,我们自己身上的钱根本不够这样做,所以我们想了一个‘曲线救国’的方式,就是通过网络进行营销和宣传。”团队吐露,网络销售这种方式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对客源不会有任何影响,通过网络进行宣传也是异常的简单而且几乎不用什么成本,我们要做的就是注册公司,搭建网站而已,完全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3D打印集中在大型制造企业 

    “已故的苹果CEO乔布斯曾经说过的,消费者在看到产品之前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你要做的是拿出产品并引导他们产生这种需求。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先把3D打印机带入国内,然后吸引大家来使用,来购买。”谈到南洋理工团队预想中的3D打印,徐兴鹏谈到计划是分为计划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通过网络销售的方式开展业务,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几乎零成本。与此同时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把3D打印技术植入普通消费者的脑中。第二阶段是以第一阶段的效果来衡量的,如果赚到第一桶金的话,团队就会开始进入研发阶段。 

    “有人把从2010年开始的3D技术比作上世纪80年代的个人PC技术,我很赞同。”徐兴鹏说,上世纪80年代,提到计算机,大家想到的都是大型的机房,笨重的机器。个人计算机被认为只是玩具,奢侈品,但是短短的十年到8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已经遍地开花,诞生了硅谷无数个奇迹。 

    相比之下,目前的3D打印还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制造企业,个人3D打印机几乎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主要就是人们对个人3D打印的不够了解,就像曾经有人怀疑个人电脑只是玩具,个人3D打印机只能打印一些小玩意。 

    “这只是一个开始,个人3D打印机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强,小到装饰挂件,大到家具房屋,没有什么是3D打印机不能够实现的。”徐兴鹏介绍,波音公司计划使用3D打印机打印未来的客机,NASA计划用3D打印机打印未来的航空部件,前几天的米兰时装周还惊现了3D打印的服饰…… 

    随即,徐兴鹏给记者展示了3D打印构筑下未来生活的美好场景:早上,你的妻子醒来,给你熨烫好衬衫,发现缺一颗纽扣,然后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给你缝上;然后孩子要去上学,这天要交的作业是太阳系的运行,孩子用3D打印机打印出各个星球并排列在一起;然后你拿起3D打印出来上面带有你签名的被子放到车子里去上班;公司要求提交新楼盘的模型,你从3D打印机里拿出新楼盘放到会议桌上;当然会议桌也是3D打印的,等等。 

    制造业为3D产业链奠定基础 

    ■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3D打印材料的多样化发展以及打印技术的革新,3D打印不仅在传统的制造行业体现出非凡的发展潜力,同时其魅力更延伸至食品制造、服装奢侈品、影视传媒以及教育等多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去年以来,美国《时代》周刊已将3D打印产业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认为它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 

    以影视传媒为例,在2011年11月,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监制、休·杰克曼主演的动作励志影片《铁甲钢拳》,围绕未来世界的机器人拳击比赛,讲述了一个饱含梦想与亲情的励志故事,其中的父子情是影片大受欢迎的一大卖点。为了让片中的主角——机器人看起来更逼真,Legacy Effects特效公司使用Objet公司的3D打印机制作了1:5大小的模型。在完成建模、手绘、抛光和审核后,全尺寸的机器人“亚当”、“吵闹小子”和“奇袭”相继制作完成,高精度的3D打印制作呈现出了活灵活现的主角们。 

    3D打印的兴起,让很多人觉得,中国制造将遭遇美国挑战。 

    从理论来说,3D打印技术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优势。这也意味着,该技术将会使美国的一些商品变得比来自中国的要便宜,会促使越来越多在华的美国企业回迁。 

    “关键还是看中国能否抓住这次科技浪潮的机遇。中国现在关注自主创新这不是一个空的概念。真的是要实打实拼技术,要掌握核心技术的时候了,不然传统制造总有被其他国家替代的时候。”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告诉记者。挑战也并非坏事,从历史上看,每项新技术的革新,势必带来原有生产模式的变革,关键是要看怎样驾驭和利用新技术。 

    也有业内专家提到,中国的人口红利渐退,正在寻求产业升级之道。可以说,中国制造业完善的产业链、娴熟的生产工艺,都为3D打印技术在国内的技术转化、普及奠定不可替代的基础。 

    3D打印机,或许可以改变制造业格局,甚至可以改变世界经济重心。但中国对新技术的学习、突破不变,则革命式挑战的到来将是中国制造的又一次升级。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