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3D打印资讯 > 正文

“3D打印”考量中国制造

时间:2013-02-04 10:17 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对于划时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我们每每陷入 “看热闹”或“玩噱头”的怪圈。3D打印这一代表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新生事物,“中国制造”是否做好了迎头赶上的准备?这不能不说是一次更深层次的“考量”

这几年来制造领域有什么新产品、新技术,在风头上能够盖过iphone?

答案是:3D打印

3D打印其实不是新鲜事物,德国早在1997年就催生了这一技术,但仅仅在研究领域和少数模具、设计行业被关注。它突然在全世界“火”了起来,一是因为这项新技术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关论断;另一个原因是,它不再局限于工业领域,寻常百姓未来也能买来3D打印机,在家里打印原先只能在工厂里生产的物件。

3D打印到底是何种模样?电影《十二生肖》里进行了最为直观的展示:只见成龙扮演的角色掏出一付带有传感装置的手套,将一尊兽首上下左右地摸了一遍,躲在另一个地方的同伴接收到信息后,很快就用3D打印机打出一尊一模一样的兽首。

作为又一个舶来品,我们该抱有怎样的心态、作出怎样的反应?

3D打印大热后,国内有两种古已有之的心态值得深思:一是当做“玩意儿”视之,看热闹的多;一是当做噱头“炒”之,踏实干的少。

自去年12月以来,A股市场上的3D打印概念个股纷纷启动,就有炒作之嫌。有一只股票甚至8个交易日内6次涨停,1月涨幅高达105%。实际上,这些个股背后,真正进入3D打印产业的可谓凤毛麟角。

多少年来,对于划时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我们每每陷入“看热闹”或“玩噱头”的怪圈,当工业机器人在日本、欧美大行其道时,国内甚至还没有起步;当互联网在发达国家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时,国内更多的是一批“海归”与“草根”在默默耕耘。

3D打印能否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目前仍有待商榷,其产值现在也微不足道,2011年仅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出的0.02%。然而,这一技术背后所代表的系统性、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却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的核心是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与材料科学的全面结合,必定会改变现今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当前,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正以组建研发联合体等形式,解决3D打印领域存在的高端共性问题,并使新技术顺利产业化。

《经济学人》杂志称,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将把生产制造从大型、复杂、昂贵的传统工业过程中分离出来,凡是能接上电源的任何计算机都能够成为灵巧的生产工厂。如果中国制造不加紧进军数字化制造技术,未来与国际领先制造水平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在规模上没的说,在可统计的500多种工业产品中,有220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令人汗颜的是,在关键生产环节与核心部件上我们却长期落后,国内的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10年,有的落后20-30年。据说,就3D打印的理论研究而言,我国与国际水平相差不远,然而涉及3D打印的精密激光器、光学系统、精密导轨和电机等核心组件,却都需要进口。对于3D打印,大部分民营企业会在巨大的市场风险之前望而却步,因此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予以推动,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企业似应承担更多的创新重任。

好消息是,去年12月,工信部官员表态将推动3D打印产业化;近日,科技部有关人士表示,国家将出台3D打印相关战略规划;而在1月18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涉及3D打印的科研成果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

面对3D打印,应尽快抛弃惯性思维,不看热闹,不玩噱头,而是脚踏实地、科学有序地予以推进。一个小小的3D打印,正在考量中国制造。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