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出现在影视中的3D打印
一直以来我们从影视剧中总能够看到一些和社会与时俱进的一些技术产品和对这些产品的构思,影视剧中对这类技术的演示、诠释甚至更大胆的构思帮助我们更快,更简单的了解到这类技术为我们生活带来的益处,要比广告效应来的更加精准。
3D打印最初大家也许就是从国外的一些影视剧中先一步看到的,当科技技术从一个虚设的角度慢慢进入到我们周围后,影视剧中的表现力更让我们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家用3D打印机能不能实现电影中的场景再现?我们自己的一些新奇想法能不能借助3D打印进一步实现?我们今天先一起来看看影视剧中出现的那些3D打印技术片段。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观影视中出现的3D打印
3D打印的预兆:《星际迷航》
太空成为人类心之向往的领域,但目前的困境是,所有要在太空应用的工具都需要用火箭带上去,但火箭载重有限,导致太空探索受到工具的局限。如果能在太空生产工具那该多好?
其实在很多年以前,众多国内外青少年都非常喜爱的《星际迷航》中已经将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在影片中,3D打印帮助生活在飞船上的宇航员们提供了一切的起居用品,影片中一个几秒钟就可以成型的水杯勾起了无数人的设想,当时的神奇在现在来看已经不难实现了。
《星际迷航》中出现的打印水杯
3D 打印在太空中的应用场景,简单说来就是把制造厂搬到太空,有了制造厂便可以在本地生产工具和产品,比如制造锤子、建造房屋等。由于 3D 打印机的应用范围广泛,可生成大量必备的物品,实现在太空中物品的自给自足。
2014年,美国NASA将运送3Ddayinji打印机进入太空
NASA 预计会在明年将首款3D打印机送入太空,现在的问题是受到打印原料的限制。由于送上太空的原材料有限,比如宇航员需要一把锤子和螺丝刀,现在的设想是先打印锤子,锤子用完后回收再打印螺丝刀,效率会比较低。
医疗重塑人体的设想:《第五元素》《重返地球》
我们在之前关于3D打印的文章中屡次提到了目前该技术最大的益处就能够帮助医疗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类似重塑人体这类构思在很多的电影中都已经进行过诠释。
在重返地球中,利用一种便携的随身医疗设备,就能快速重建受损的肢体,这样的技术确实让人遐想无限。但是与前面两种食物打印设备一样,这个有几分像鼠标的医疗器具,应该也是具备激发分子、原子重组这种超前能力的,这种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人体组织进行再生重塑,或许反应到现实生活中,这类可能性在几年后将会实现,
《重返地球》中身体修复的片段
在电影《第五元素》中,通过图纸设计在短时间内能够打印塑造出一个完整的人类体型,并且能够强化特定的位置,这或许也是未来对机器人设计的展望。
在影片中,仅仅依靠一个手掌就能够快速的还原出整个女主角的身体,通过大型的打印转换机的工作,利用打印分子叠加来实现这一可能。
《第五元素》中人体还原的片段
《第五元素》中人体还原的片段
《第五元素》中人体还原的片段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提到过,目前的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制作人体干细胞以及部分器官的塑造,相信这类技术的实现在不久的将来将真正的融合到医疗事业中,诸多曾经在电影中看到的再生技术也将成真。
3D打印的应用体现:《云图》、《十二生肖》
当然除了上述那些相对科幻一些的电影之外,3D打印的快速复制成型也是目前消费者了解最多也是最想尝试的功能之一。
在不久前上映的《十二生肖》中,成龙大哥在影片中通过手掌环绕兽首扫描,快速的将图纸发送到3D打印机中,短时间内,一个外形完全形同的复制品就制作出来了。
《十二生肖》中的3D打印机正在打印兽首
《十二生肖》中通过手掌对原物进行扫描构图
影片中打印兽首的这台机器,可能会让一些关注3D打印的朋友感到眼熟。事实上经过一些查证,影片中的这台3D打印机完全是模仿目前一台在售的产品防止的,当然在短短十几秒时间内就可以打印出一个兽首也是影片中的情节渲染,事实上很难实现如此高的精密度以及效率。
此外,也是近期的一款大片中,《云图》里短短几秒钟的剧情,让我们看到了3D打印食品的片段。
《云图》中的3D打印食物
电影中,操作员通过输入相关的操作,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将一些已经预设好的方案快速执行,然后再短时间内实现对食物的打印。事实上,这也是未来对于3D打印技术的一种构思,目前的设备能力无论在材料上还是技术上仍然有一定的难度。
《云图》中的3D打印配方
其实目前技术上也对3D食物打印机进行了进一步的尝试,利用材料一次性熔聚成型技术,其原理是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制成粉末状,和食用油一道放置在“墨盒”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墨盒”,通过对材料的层层叠加,“打印”出口味各异的食物。由于营养物质经过脱水处理,这些“墨盒”的保存期长达30年,这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浪费。目前,披萨是最适合“打印”的食物,因为它拥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只要逐层添加不同的成分,就可“打印”出一张新鲜比萨饼。
最贴合实际的演示:《生活大爆炸》
上述的这些剧情中多多少少有一些偏离目前的技术基础,目前的家用,甚至多数专业的3D打印机在精细度以及效率上仍然无法实现。但在著名的美剧《生活大爆炸》中,打印一些小玩具和人像玩偶就现实多了。
《生活大爆炸》剧情
在影片中,霍华德和拉杰对理想模型的构思,脑子一热买了一台3D打印机。对于第一个成品哨子的喜出望外,3D打印的价值也许并不在于这个玩具的实际价值,而是通过自己的想法来塑造出的感觉。
《生活大爆炸》剧情
当体验过第一个模型后,两个人开始对人体模型产生兴趣,影片中通过XBOX 360的感应扫描器来实现了图纸扫描制作,这也是目前很多专业3D打印馆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
《生活大爆炸》剧情
霍华德打印出了自己和女朋友Bernadette的模型并且与其分享,虽然Bernadette对模型非常喜爱,但仍然对5000美金的3D打印机感到吃惊,的确,对于一台如此昂贵的机器,他能够创造的,和我们有关的价格,也许只是一个在路边可以买到的玩偶,这个矛盾的问题也在剧情中体现了出来。
《生活大爆炸》剧情
总结
这些剧情中我们看到了导演对于3D打印技术从设想到应用上的演示,从10年前的泡影到目前真实的呈现,虽然很多细节还仍未实现,但这种设想照进现实的剧情正在一步步的成真。
也许在未来的影视剧中我们还会看到更多关于3D打印技术的应用,而也许有一天,我们吃的东西、为我们服务的机器人都有可能从电影里走到现实中,科技设想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我们不能去用等待形容,更多的应该是期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