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3D打印资讯 > 正文

3D打印还原清朝古乐器

时间:2015-05-15 14:01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你在玩什么?对,就是在问你。网游?Xbox?那你就OUT了。皇城根儿,你身边儿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玩的是清朝古乐器复原。把这些几近失传的老祖宗文物,用时下最潮的3D打印机和年代感极强的工厂车床一一复刻成型,这些玩品不仅当成国礼送给过国际友人,演奏出的“中和韶乐”更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正在准备申报国家非遗。


清代古籍中记录的排箫图样



手鼓


一群年轻人,玩得开心最重要


朱漆描金龙首尾笛


朱漆描金篪


朱漆描金云龙纹排箫


手工复刻,一丝不苟


为啥玩这个?

“中和韶乐”是明、清两朝的皇家祭祀音乐。这些用来演奏“中和韶乐”的古老乐器几近失传。在北方,像篪(音同“迟”)这种与笛子相近的竹管乐器用不了几次就会开裂。再加上没有乐器厂专门制造,当第一根花3000元钱定制的篪坏掉以后,团队的领头人王玲有了自己动手造乐器的念头。


是怎么玩的?

因爱好玩到一起的团队,学什么的都有。学历史的霍燚自告奋勇,成了古籍“翻译师”,对着如天书一般的古代文献翻译制作篪的数据。有了数据,便开始选材。竹子太娇贵,只能从其他材质下手。铜、铁、塑料找了个遍,在霍翻译将篪的各种数据烂熟于心时,终于在一个建材市场里找到了家装时常见的PPR热水管。这种热水管无论是孔径还是壁厚都与篪惊人地吻合。


消息传来,大家的心里都乐开了花。他们复原的篪身上共有6个孔,经过反复试验,这种现代材料配合着电钻,钻出了与史料上记载一样大小、精细的孔……在这些年轻人的手下,造价不到20块钱的建材用管,竟然真的把老古董复刻出来了。


在这批被复刻的清代乐器中,还有专门用3D打印机完成的笙斗。清代笙斗的原材质是木头,在团队“技术控”党宏斌的3D扫描建模后,这个笙的重要部件被3D打印机完全“打印”,既便宜又耐用。


此外,这几个玩乐器的人还用到了年代感极强的工厂车床,前前后后,一共复刻了10余件清代宫廷乐器,包括朱漆描金龙首尾笛、朱漆描金篪、朱漆描金箫、朱漆描金云龙纹排箫、埙、手鼓、杖鼓、导迎鼓、口弦、胡笳等。


其中,用这些复刻的古乐器演奏出的“中和韶乐”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正在准备申报国家非遗。


更让这个团队感到自豪的是,他们手工流水线上制作生产的一批篪还被当作国礼在赴法国进行文化交流时送给了法国人。


他们都是谁?

这么会玩,他们都是谁?

其实,造古乐器只是他们的“副业”,他们是天坛公园神乐署的工作人员,有的是讲解员,有的是中和韶乐的表演者。

王玲(负责人,统领全局)

霍燚(主攻理论研究及乐器监制,实为讲解员,笙演奏员)

徐继伟(负责乐器制作,实为舞台灯光音响)

宋磊(负责乐器制作及雕刻,实为讲解员)

王威(负责彩绘纹饰的设计与制作,实为讲解员)

党宏斌(负责3D建模及制作,实为讲解员)

王宗瑛(负责配饰设计与制作,实为讲解展示组负责人


延伸阅读 一次大胆的创新

对于这群在古乐器复原领域玩得出彩的年轻人,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笛箫演奏家张维良表示赞同与肯定。他说,“在古代,篪这种乐器就有很多种材料,竹子、玉器和骨头等,如今为了抢救民族乐器,又大胆地使用现代技术,是一种创新。”


同时,他希望尽量多恢复一些古谱,把这些乐器拿到舞台上去演奏出声。此外,还要针对这些乐器展开研究,找到符合现代人的表达方式,把古老的乐器融入到时代中,让它焕发时代气息。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