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工作室用3D打印开发Bitoy玩偶向披头士致敬
台湾知名设计工作室Bito以动态影像设计(Motion graphic design)为核心,曾规划2013 TEDxTaipei主视觉设计、参与2014金曲奖入围名单影像设计,并制作歌手林俊杰及Jason Mraz、陈绮贞、卢广仲及陶喆的MV。今年,首度跨足玩具设计推出”the Bitoy“玩具公仔,用对披头士与设计的爱,向史上最伟大、最勇于创新的摇滚乐团甲壳虫致敬。
来自纽约的专业团队,相信影像设计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的Bito,自2013年6月创立以来,一直以动态影像业务为主,秉持”Make a difference, and together we can do great things“的理念,创办者刘耕名导演每年都会带领团队突破框架、挑战陌生的领域。这次,他们凭借”好玩“的初衷,透过“Bito+Toy”概念制作玩具公仔,并以摇滚乐团the Beatles为意象,把脑中充满生命的图像组合起来,为大家带来充满惊喜与爱的设计—“the Bitoy”。
Bito集结导演、平面设计师、数位艺术家、插画家与动画师,擅长展现独一无二的影像风格,过往项目中也不乏替客户作品创造角色,然而都仅限于影像作品里。对于Bito而言,角色能建立情感记忆点又能延续品牌故事,让影像讯息传递事半功倍;因此“the Bitoy”项目首次将计算机中虚拟的角色实体化,是相当让人期待、 很Cool的项目。
“the Bitoy”以英国摇滚乐团甲壳虫第十一张专辑、同时为披头士解散前最后录制的录音室专辑《Abbey Road》专辑封面为意象,由平面设计师将经典场景作转化,以圆润精简的线条重塑角色型态,再由3D动画师软件模拟造型、利用3D打印机打样后,用样品与玩具厂商一同讨论。实体化、商品化有别于在计算机中做设计,有许多细节如材料特性、安全性、耐用性…等需要考虑,这部分多为工业设计的范畴,但透过和厂商的反覆讨论,举凡制作的材质、可动的关节及展现的姿态等想法能一步步实现。
最初发想“the Bitoy”时,刘耕名导演想起的是纽约许多设计工作室的书柜或桌子上,都会有一组造型特殊、令人爱不释手的设计师玩具。因此,在开发“the Bitoy”玩具公仔时,希望既可以美观陈列,又能方便把玩;于公仔的大小设计上,便以易于把握的10.5 cm为高度。外盒设计更结合宏都拉斯插画家Wilmer Murillo的插画设计,以蓝、黄色系的亮眼图腾,呈现岀Bito在the Beatles身上学习到的”勇于创新”和"热情”,这打破玩具外盒纯包装的功能性,让包装成为值得收藏的场景之一。
具有实验性质的“he Bitoy”,在市场上也有别于传统玩具公仔直接通过渠道铺货销售,以众筹网站“啧啧(zeczec.com)”为平台、以社交平台为媒介,专门针对设计师群体做宣传。上线48小时即达成募资目标,而上线20天便已超越募资目标308%,达到146万元新台币,销售306套,每套售价为3600元新台币,在设计、音乐、动画与玩具等不同的圈子中投下震撼弹,包含知名设计人 聂永贞、玩具收藏家 黄子佼、音乐人五月天、玛莎都点名推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