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试制门槛虽低但开发流程改革才是关键
原标题:《【3D打印开花宣言】(下)试制门槛降低,开发流程改革迎良机》
3D打印机价格下降,成型材料品种增加,相关网络服务也在不断充实。在制造业以外的领域,3D打印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个人用户层有所扩大。在这样的趋势下,“任何人都能开制造公司”的时机便出现了。而对于制造企业,3D打印机则是提升现有业务竞争力、开拓新业务领域的强有力武器。
提升现有业务竞争力依靠的是[1]革新开发流程、[2]强化少量生产对应能力,开拓新业务领域依靠的则是[3]提供制造技术经验。下面,本文就详细介绍一下这3个推动力。
重新审视试制的作用
首先,[1]开发流程的革新,可以通过把3D打印机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来实现。
过去,在制造业的开发流程中,3D打印机是被作为制作试制品的手段而使用的(图1)。这是因为作为“快速成型”的延伸,3D打印机能够快速、低廉地制作出试制品。其作用是将设计信息转化为实体,通过组装观察形状,在试验中确认性能。
图1:试制流程的变化 过去,使用3D打印机大多是为了缩短试制期、降低成本。今后,随着3D打印机成型更加方便,这种方式在更上游作为交流工具的应用将会扩大。 |
利用3D打印机制作立体模型所需成本和时间正在不断减少。除了替代过去的试制品制作方法之外,试制的作用也被重新考虑。作为交流工具使用就是新的作用之一。
即使是在以前因成本和时间的限制而“无力进行试制”的案例,现在也能借助3D打印机开始试制,一次能够制作的试制品数量和改进后重新制作的次数也会明显增多。
这样制造出的试制品不仅能像以前那样用来确认形状和功能,还可以在设计的决策过程中,也就是反复尝试、改进的阶段使用。在实物基础上展开讨论有助于深化理解,找出从电脑屏幕上的3D模型和图纸中发现不了的问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以实物为基础,就需要在制造现场配备相关人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利用IT技术的远程交流愈发必要,普及程度也在提高,但这依然比不上亲眼目睹实物的交流。在日本,各企业地理位置集中,通过使用3D打印机,应该可以孕育出以此为优势的新的开发流程。
容易应对少量生产
充分利用3D打印机,能够使应对少量生产的能力出现飞跃。3D打印机适合单件和少量生产,试制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图2)。因为无需准备模具,所以初期投资少,也容易适应产量的变化。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无需考虑工具的路径和脱模的方向,因此,形状的自由度高,也容易实现每件产品形状各异的定制。
图2:使用3D打印机制造最终产品 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优点在于定制容易、形状自由度高、适合单件生产。材料和3D数据的准备、易用性差等课题也在逐渐得到解决。 |
在利用3D打印机生产最终产品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用途,选择可以使用指定材料的3D打印机。10万日元左右的低价位3D打印机基本上只能使用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或PLA(聚乳酸)作为材料。能够使用光硬化性树脂、价位在数十万日元的3D打印机目前也在推进开发。
倘若这些材料不能满足要求,那就需要购买价格更高的商用3D打印机。例如,某些类型的打印机可以使用PC(聚碳酸酯)、PPSF(聚苯砜)等具备高耐冲击性、高耐热性的树脂,或是具备透明性和弹性的树脂。
现在有一些3D打印机还能使用对人体安全、符合登机标准、遏制了带电性的树脂。
如上所述,3D打印机可以使用的材料的种类越多,就越方便进行单件和少量生产。
批量生产还有问题
3D打印机可以实现单件生产。但从生产能力的角度来看,这种生产方式目前面临着难以批量生产的课题。举例来说,美国Stratasys公司现在利用3D打印机制作该公司3D打印机的部分部件(31种部件),而这款产品的年产量仅为十余台。
但是,3D打印机完全有希望增加产量。因为数量的阈值会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众所周知,著名EMS(电子产品代工服务)企业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通称富士康)采用切削加工的方式为美国苹果公司 “iPad”和“iPhone”制造金属外壳的。对于iPad和iPhone等批量生产的产品,使用冲压和制造是最常见的。然而,富士康通过使用数万台机床,实现了切削加工的批量生产。
与之相同,3D打印机的批量生产或许也将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现实。最近,成型区空间大的3D打印机已经问世。例如,Stratasys应日本汽车企业的要求开发的3D打印机“Objet 1000”的成型区就达到了1000mm×800mm×500mm。这种打印机不仅可以用来制造大型产品,还可以一次性制造很多小型产品。
考虑到步骤和后处理,一般来说,在成型区中尽可能多地配置部件,以少量的次数进行成型的总体成型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但具体情况还要看3D打印机的成型方法。
无需库存
易于实现少量生产的3D打印机拥有颠覆企业与用户关系的潜力(图3)。以诺基亚和Teenage Engineering为例,通过把部件的制造交给用户,企业将无需再持有库存。
图3:企业与用户职能的变化 采用3D打印机之后,企业与用户职能的变化。在产品领域,制造的职能可能从企业转向用户。特别是选配件部件、维护部件等领域,这种转变大有益处。 |
从这个角度出发,3D打印机在维护部件领域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举例来说,企业长期储备办公设备维护部件的成本将得到压缩。
已经停产、需求量不大的产品的维护部件将保留3D数据。用户只需利用数据,按照需求到附近的营业所、3D印刷服务公司进行成型即可。这样一来,企业就能够实现库存的最小化。
培训用户
对于制造业而言,在使用3D打印机的过程中积累的[3]制造技术经验也将成为竞争力的源泉。
以日本INCS公司运营的Web网站“Inter Culture”为例,该网站向用户提供的信息还包括“3D打印机逐层打印的方向对于成品的不同影响”(图4)。网站销售3D打印机成型服务,以及3D打印机成型制品。
图4:网络服务的关键介绍 充分发挥3D打印机的作用必须具备数据制作方法、成型方向设定等技术经验。对于制造业,提供这些技术经验有助于扩大业务。 |
该公司虽然也向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提供3D打印机试制服务,但Inter Culture的定位基本面向个人。通过把交货期延长到2周左右,大幅降低了价格。
除了交货期长之外,低价格的另一个支撑是对于简化服务的贯彻。该公司称:“直接使用用户提供的数据,按照要求成型即可。”也就是把“用户理解3D打印机的特性,自主完成3D数据的制作和成型方向的指示等”作为前提。
不对技术经验抓着不放,而是按照需要传播给用户。这一点的优劣或许会决定未来业务发展的成败。
保证强度亦可减轻重量
3D打印机具备可以一体成型复杂形状的优点。例如,在模具中铺设弯弯曲曲的冷却管只有3D打印机才能做到。通过发挥这一特点,过去必需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的部件有望实现一体成型。
例如,树脂熔融型3D打印机可以一体成型中空的完全密闭空间(图5)。一般来说,制作悬空的部分需要支撑物,但树脂熔融型无需支撑物,即可制作出以一定角度探出的形状。通过利用这一特征,老方式无法做到的形状也可以得到实现。还可以在保持强度的前提下减轻重量,这也是使用3D打印机的一大理由。
图5:可以一体成型中空的完全密闭空间 部分3D打印机还可以一体成型完全密闭的形状。需要注意的是,3D打印机在采取不同制作方式时,设计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
3D打印机与其他加工方法组合使用
在能够制造形形色色产品的方法中,只有3D打印机从最初到最后都无需人工操作。通过使3D打印机与其他加工方法相结合,其用途有望获得更大的拓展。
例如,制造咖啡馆“Fab Cafe”与K's Design Lab举办的肖像巧克力作坊。在作坊里,参与者利用3D打印机,根据面部的扫描数据制成原型,通过硅胶模将原型复制为巧克力。作为制造企业为二者提供协助的是从事树脂包装等试制业务的Work CAM公司。在选择巧克力浇注模具的材料时,根据可以应用于巧克力这种食品、可以在短时间凝固以便在作坊中使用、可以使用3D打印机制作的原型等条件,该公司选择了最符合要求的硅胶。
图6:3D打印机制作的原型与板材成形制品 使用3D打印机制作的原型还可以对板材进行成型。可以制成传统切削加工无法实现的形状。3D打印机与传统加工方法的组合可以创造出新的附加值。 |
该公司使用此次作坊制作的原型,在上面凿开吸引用的微孔,对能否进行板材成型进行了测试(图6)。结果取得了成功。传统的切削加工很难制作面部凹凸的微妙形状,3D打印机与板材成形这一前所未有的组合方式形成了全新的模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