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3D打印新闻 > 3D打印资讯 > 正文

3D打印产业在中国将如何发展

时间:2013-03-09 09:27 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

      在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扩大国内市场应用、重要关键技术攻关为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3D打印技术一问世,就被全球产业界瞩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志彪委员是位经济学家,一直在关心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作为世界制造车间和全球制造中心,中国应该重视这一新技术对现有制造业的挑战,并谋求抢得发展先机。”他说:“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对待,不能"圈地规划"一哄而上,更不能"孤军深入"、"单打独斗",而应该从整个产业链进行部署,同时刺激消费市场的形成。”

  记者:这一新技术会对中国的制造业产生哪些影响呢?

  刘志彪:在个性化需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消费时代,3D打印产业化显然会对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是由于其超强的设计能力,可能带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二是由于其精密化的“打印”,可能取代低附加值产业,而成为高附加值的精益制造业;三是给新材料提供发展机遇;四是使研发和设计等“非实体性活动”成为产业链高端,从而推动制造业价值链的攀升和制造服务化。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那是传统制造业。现在3D打印技术出现了,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方式也在转型。对这种新兴技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其对现有制造业的挑战,从国家层面上进行设计,并采用适当策略抢得发展先机。

  记者:从国际3D打印产业的发展情况看,股票涨得比技术发展要快得多,目前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不少科学家开始给3D打印“降温”。

  刘志彪:与其过于乐观地说3D打印技术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还不如说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更为实际。我也认为当前全球3D打印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过分追捧是不明智的。

  3D打印技术虽然会重整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力,但是短期内难以颠覆整个传统制造业模式。理由有三个:一是3D打印只是新的精密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相比于机器大生产,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平行关系;二是3D打印原材料种类有限,决定了绝大多数产品打印不出来;三是个性化打印成本极高,只有规模化才能降低成本。

  也许,3D打印的“革命性”只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才能慢慢显露,但短期内难以成为“革命性”的现实。

  记者:其实这些年我国一直致力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遗憾的是,有些并不成功。3D打印产业应该如何健康发展呢?

  刘志彪:对3D打印这个正在兴起的成长产业,我们一定要吸取过去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过去的经验教训证明,一旦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全部注意力都被某个或某几个热点新兴产业吸引,那么必然造成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和盲目重复竞争。既要避免将这个行业做成形象工程,也要避免“圈地规划”一哄而上。

  我今年提交了一份建议:《新兴成长产业要避免衰退做法加快发展以3D打印机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对策》,对包括3D打印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六点意见,涉及产业政策制定、扩大对新技术的内需、加强研发、避免把行业做成形象工程,以及必须与传统产业改造结合起来等方面。

  这里我简要说几点。要想促进3D打印产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致力于抢占研发等产业链的高端。“制造制造”,不能只会“造”不会“制”。从产业链看,可以考虑在战略上将3D打印机这一核心技术分类为信息技术、精密机械、材料科学等,针对其中的若干重点企业给予支持,鼓励其尽早占领产业技术创新高地。金融、财政补贴、税收等优惠政策要重点向研发环节倾斜,特别要注意避免以产能规模为标准进行支持的思维惯性。要使优惠政策集聚在研发关键环节而不是产能爆发环节。

  同时,要注意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还是要依靠内需。也就是说,即使你技术过关了,产业发展了,没有消费市场,产业也无法发展。我们的光伏产业就是个例子。因此,应该重点对消费者、使用者和对采购这些设备的企业进行政府补贴和增值税抵扣,以扩大内需市场。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