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生用3D打印来治疗患者的弓形腿
您可能已经注意到,3D打印在医学界大热。 越来越多的3D打印的应用程序正在开发,让那些使医生和患者比以往更容易的生活。 而就在近日,依靠3D打印新的医疗程序已经成功在香港进行测试,这可以使治疗弓形腿比以往更容易。
弓形腿是腿畸形,从膝盖到脚踝。 它通常是由骨科疾病引起的,如佝偻病导致骨的骨化。 这些骨的曲线向内或向外形成一个弓箭弓的形状。 虽然这可能似乎并不可怕,但病友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病走路或做任何事情时都会疼痛,而他们很可能会让骨和软骨的相关骨产生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是这种治疗的,使用钉扎到骨头里直接通过皮肤附着在骨头大的外部框架让它到正确的位置。 该金属框架一般要留在患者体内几个月,有时可能还长达一年,需要一个漫长的住院和反复多轮牵制,在这之后,康复道路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中文大学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名誉临床助理教授、骨科专科医生廖敬乐表示,O形腿或X形腿等下肢畸形,不但影响外观,病人步行时容易疲劳,严重更会令关节提早退化。若中度下肢畸形已出现痛楚,或严重下肢畸形个案也应接受手术,以免膝关节受损。
若能以内置金属固定代替外支架,术后护理将大有改善。惟手术难度在只靠目测,难准确掌握矫正骨骼角度,落钉或上金属板固定骨骼有移位风险。但以3D打印技术,加上计算机骨骼立体影像,则可解决问题。
廖敬乐指出,先利用计算机扫描取得病人已变形的骨骼立体影像,再在计算机进行评估及计算切割位置及矫正幅度,然后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一比一大小的假骨,及已显示切割位置、有复位指引的专用骨模,在手术时将骨模套入真骨,再进行切割、重置及固定,准确度大为提升,最后将钢片及钢钉固定骨骼,取出骨模,便完成手术。
由于没有外置固定架,病人术后翌日可落床学行,平均四天可以出院;而术后十二至十八个月后,需将镶入的内固定钢片及钉取出。3D辅助手术成本约为两万多元,比传统手术仅外置支架已需四万多元便宜。不过,3D手术不适合下肢需延长、身体有感染、患恶性肿瘤,以及开刀位置不够空间镶上内固定金属片的病人。
比如二十四岁的Ann四岁时被确诊为佝偻症,随年龄增长,双脚越向外弯曲,严重的“O形腿”腿招来别人怪异目光,步行稍久便膝痛及脚跟痛。中学时医生建议她做矫形手术,但对佩戴外置支架感到惊慌而拒绝,直至去年知道有新技术配合,术后不用戴支架,才决心做手术。她更是本港首位双腿接受3D打印技术辅助下,进行下肢矫形手术的病人。
Ann于去年三月初进行手术,先做右脚,分别切割大腿骨及小腿骨,调整角度重新接合及固定,两周后再进行左脚手术。
她指,两次手术的翌日,可用助行架辅助落地学行,后接受两个月物理治疗,可正常步行。现时脚变直令她可穿紧身裤,逛街时脚痛不再。
3D打印技术辅助腿部矫形流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