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真的能颠覆制造模式吗
现如今炒得沸沸扬扬的3d打印技术何时能让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国内各界仍普遍持谨慎态度。然而,3D打印、人工智能、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都透露出新一轮工业革命并非空穴来风。
传统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格局,正逐渐被新技术带来的分散化生产以及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打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那些走向产业空心化的国家深刻认识到制造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遂寄望于新技术将制造业拉回。
革新的号角
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俗称,其核心是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与材料科学的结合。与传统上对原材料进行切削的减材制造方法正相反,3D打印的过程好比用砖头砌墙,逐层增加材料,最终形成物件。
首先,数字化制造技术将大大减少直接从事生产的操作工人,劳动力所占生产成本比例随之下降。此外,数字化制造的个性化、快捷性和低成本能够更快地适应本地市场需求的变化,包括满足小批量产品的生产需求。这些都促使发达国家鼓励厂商把部分制造业迁回本国,对中国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大国无疑敲响了警钟。
不过,中国在3D打印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尝试并不算晚。富庶而开放的江浙一带已有不少企业在运用这项技术,仅昆山一地,就有20余家企业利用3D打印为周边发达的产业集群提供设计打样服务。
自从工厂出现以来,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从未如此接近过。3D打印给消费者带来了在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制造之间进行选择的自由。
业内人士将2012年的3D打印机视为像1977年个人计算机和1990年网页浏览器一样,是一个崭新的市场从萌芽期进入成长期的转折点。
工信部已经嗅出了危机的味道。2012年12月14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增材制造技术国际论坛上透露,中国将提速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这一信息标志着3D打印正式纳入了中国工业主管部门的视野。
“共享成果”式美国经验
在3D打印领域,当下的主体市场是由中小企业把控,传统制造大企业尚未跟进。实际上,中小企业通常都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群体,美国小企业创新法规定,承担国家科技项目,获得较大财政资助数额的机构,具有向小企业转移技术的责任。
美国有专门支持小企业创新的项目、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小企业减免税政策等,其他发达国家也普遍通过减免税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在一般性的应用技术研发领域,政府应通过制定普遍性优惠政策,引导和调动企业、社会发挥创新能力,而在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政府才要有所作为。
比如共性技术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因此,单个公司不愿意投资,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会面临经费不足的局面。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的支持相当重要。
先进技术计划(ATP),是美国政府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典范。ATP由政府提供引导资金,但承担项目的公司要配套一半以上的研发投入。政府的资助经费直接拨付到企业,大学和研究院所只能通过与企业联合,参加项目的实施。
最终的知识产权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美国公司所拥有,参与项目的大学、研究院所和政府机构等不享有任何知识产权,但可以分享专利使用费。美国政府为了国家利益有权免费使用ATP支持的技术成果。其他企业想使用该项目成果,可通过支付费用获得使用权。
目前,3D打印的产值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份额仍然微不足道。2011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为17.1亿美元,仅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出的0.02%。但是,技术革命不会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立刻发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认为,其个性化制作的属性与“长尾效应”不谋而合,通过满足那些细分的、较小的市场,最终会累计出明显的利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