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深度解读 > 正文

最新文献综述:3D打印在航空行业的应用面临障碍

时间:2025-04-02 15:41 来源:南极熊 作者:admin 阅读:
        2025年4月1日,来自里斯本新大学的研究人员 Jorge Oliveira 和 Pedro Espadinha-Cruz使用基于 Scopus 的搜索进行了审查。通过对 29 份开放获取出版物进行系统性审查,勾勒出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现状,确定了其广泛应用的主要优势和障碍。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第六届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进行了展示,并以题为“Additive Manufacturing adoption in avi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的论文发表在《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期刊上。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rocs.2025.01.151
          文章强调了认证、成本和可重复性方面持续存在的障碍,同时也强调了轻量化结构部件、分散供应链和可持续制造等领域的进展。它整合了 2012 年至 2024 年期间发表的同行评审文献的结果,并提出了旨在指导未来研究重点的内容和文献计量分析。

 

年度科学成果图表。图片来自 Oliveira & Espadinha-Cruz。

 

研究方法和文章选择标准
          认证标准和可重复性仍然是航空等受监管行业实施的关键障碍。评论中的几篇文章指出,缺乏统一标准是飞行关键系统中采用 3D 打印部件的主要制约因素。一项研究强调了“严格的基准测量”对评估金属部件的模拟和测试数据的重要性。其他人则认为,当前的验证过程不太适合增材制造的逐层制造方法。
        材料质量问题也在整个数据集中反复出现。研究人员报告了孔隙率、表面光洁度和残余应力问题,特别是在使用粉末床熔合制造的部件中。铝合金因其良好的强度重量比而经常被使用,但通常需要后处理才能满足航空标准。构建参数的变化增加了测试和鉴定的复杂性。
增材制造技术的历史发展和分类标准
      现代 3D 打印技术出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始于 Hideo Kodama 发明的 UV 固化树脂系统。Charles Hull 的立体光刻技术在 1987 年推动了 3D 打印机的商业化。随后不久,选择性激光烧结和熔融沉积成型也相继出现。本评论使用 ISO/ASTM 标准对当前技术进行了分类:粉末床熔合、定向能量沉积、粘合剂喷射、VAT光聚合和材料挤压等。
       混合系统将 CNC 铣削与定向能量沉积工艺相结合,也取得了进展。这些技术支持一系列材料,包括金属、聚合物和陶瓷,可将它们集成到各种航空部件中。金属工艺在所审查的文献中占主导地位,因为它们与结构部件相关。

 

 

所评论文章中关键研究主题的分布。图片来自 Oliveira & Espadinha-Cruz。

 

成本和可持续性评估结果喜忧参半
        有几项研究分析了增材制造在航空领域的经济可行性,得出的结论相互矛盾。一项研究报告称,在特定航空应用中,增材制造可节省高达 33.2% 的成本,而其他研究则指出,由于机器购置、材料成本和后处理,成本会增加。大多数论文都认为,增材制造目前最适合小批量、高复杂度的组件,而传统方法的加工成本会过高。
       环境效益更加一致。研究表明,材料浪费减少、加工步骤减少、“购买后飞行”比率降低。一篇文章发现金属增材制造应用的材料消耗减少了 60%。不过,该评论指出,这种节省取决于零件几何形状和生命周期设计,并且可能会被能源密集型后处理所抵消。
备件和分散生产是主要的航空用例
       多项研究讨论了增材制造对备件物流和飞机维护的影响。数字库存和分布式生产可以缩短交货时间并消除库存,尤其是对于零件停产的老式飞机。模拟模型表明,分散制造可以减少运输需求并提高飞机的可用性。
       拓扑优化和部件整合是实现这些成果的关键。增材制造方法允许工程师重新设计组件以减轻重量和提高结构效率。这支持了商业航空业持续努力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排放。然而,这些领域的成功取决于员工技能、软件成熟度以及维护工作流程的实时数据访问。

 

所审查文献中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可视化。图片来自 Oliveira 和 Espadinha-Cruz。

 

未来研究方向针对模拟、标准和数字集成
        审查确定了几个尚未得到充分探索的领域,需要开展研究以扩大增材制造的广泛应用。这些领域包括开发工艺模拟工具、鉴定协议和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审查还强调需要进行专门培训,使工程师掌握增材制造设计技能,以及集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系统以支持自动监控和预测性维护。尽管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 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等监管机构已经就增材制造认证举行了研讨会,但正式标准仍处于早期阶段。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ISO/TC 261正在制定相关文件,但全球管辖范围内的协调工作尚未完成。

 

航空增材制造文献中关键词焦点的时间演变图片来自 Oliveira 和 Espadinha-Cruz。
航空领域的增材制造显示出明显的技术潜力,但如果没有确保可重复性、可追溯性和经济可扩展性的框架,其作用仍然有限。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