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网站地图-注册-登陆-手机版-投稿 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行业门户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深度解读 > 正文

中科院:综合性能优异的离子皮肤材料新选择

时间:2021-08-12 08:57 来源:高分子科技 作者:admin 阅读:
       “离子皮肤”是一种基于离子电传导机制来模拟人类皮肤感知应力、温度等多重功能的柔性电子器件。这一新材料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了科学家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发展出一系列基于弹性体和水凝胶的导电型柔性材料,在柔性电子学所涉及的穿戴式健康监测系统、人机交互界面、智能软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当前离子皮肤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它们分别在拉伸性、导电性、自愈合性、透明性、粘附性等关键性能方面,可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然而,当前材料大多注重单一性能的提高和优化,其综合性能表现与未来商业化离子皮肤的高要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也是目前制约该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离子皮肤对材料综合性能的需求,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静博士课题组通过精心设计水凝胶的组分、网络结构和链间相互作用,发展了一类集超拉伸、高透明、自粘附、可3D打印生物相容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离子导电水凝胶材料。该材料具备和人类皮肤相仿的离子电传导能力和应力/温度双重传感功能,在穿戴式健康监测、仿生机器人、多模态生理电信号同步采集等方面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


作者选择海藻酸盐、两性离子单体磺酸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SBMA)和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制备原料,它们均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首先利用钙离子络合作用构建多糖网络骨架,保证凝胶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再通过原位引发SBMA和HEMA共聚,在多糖网络中构建完全基于非共价作用(静电力、氢键)的半互穿网络结构。所得水凝胶材料在宏观上表现出超高拉伸性(975%)、高透明性(96.2%)、普适粘附性、可3D打印性(图1)。

图1:基于非共价交联作用的水凝胶网络结构示意图(a);水凝胶宏观性能表现(b)

上述优异的综合性能表现可归结于作者对材料设计的几点思考:(1)水凝胶可利用可逆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来耗散外应力能量,从而获得优异的力学拉伸性(图2a)和弹性回复能力(图2b),能够在应力场条件下维持离子皮肤材料的性能;(2)高度亲水的多糖和聚两性离子形成微相的概率较低,且由于两者之间具有多重非共价作用,进一步消弱了海藻酸盐自身结晶区的形成,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极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图2c),有利于离子皮肤在光学信号传感过程中保持信号准确和稳定;(3)聚两性离子共聚物的引入赋予了水凝胶优异的普适粘附特性,其原理是水凝胶可通过离子-偶极、偶极-偶极等多重相互作用,与不同材料形成稳定且牢固的界面作用力,从而在离子皮肤与传感对象之间形成无缝隙整合,有利于提升传感信号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图2d,e);(4)从拉伸性、透明度和粘附性三个维度考虑,这种水凝胶在综合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图2f);(5)由于水凝胶的制备原料均符合生物安全性要求,CCK-8细胞毒性(图2g)、细胞培养与活死染色(图2h)以及皮下埋植动物实验(图2i)等结果,均证实水凝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图2:水凝胶的力学性(a,b)、透明性(c)、粘附性(d-f)和生物相容性(g-i)表征

    富电性两性离子聚合物链的存在为电荷传递提供了通道,使得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离子电信号传输能力,其电导率可达0.39 S/m。在外应力(拉伸或压缩)作用下,离子导电网络发生形变,宏观上即表现出材料的电阻变化率随应变发生快速响应,其拉伸和压缩模式下的应力传感灵敏度最高可分别达3.26和7.34(图3a,b),且材料在长达10000次的循环压缩测试中,表现出较为稳定的信号传感能力(图3c)。此外,温度也会影响离子导电网络的微观结构,水凝胶的电导率随温度上升而逐渐提高。该文首次尝试对柔性导电材料进行宽幅温度(2~70 ℃)下的高分辨率(数据点间隔为1/60 ℃)线性升温/降温(1℃/min)扫描,并同步记录材料的电阻变化率(图3d)。结果发现,经封装的水凝胶材料在2~40 ℃和40~70 ℃两个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规律,其温度传感灵敏度(定义为ΔR/R0)/ΔT)分别为0.69%/℃和2.39%/℃,与现有大多数柔性导电材料相比显著提升(图3e)。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制作简单的应变传感器,实现了对人体关节弯曲(图4a)、脉搏跳动(图4b)和声带振动(图4c)等的实时监测,并通过包含LED灯指示器的简单电学回路(图d),赋予了无生命机械臂仿皮肤的力/温度双重感知能力(图4e,f)。

(责任编辑:admin)

weixin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