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北大学用金属丝网材料改进3D打印血管支架
目前,有许多例子都可以证明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有效应用。从定制辅助设备到病人术前3D打印模型的准备,都足以证明3D打印对医学进步起到的帮助。近日,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可以存活6周的3D打印血管组织。而现在,同样广负盛名的美国西北大学也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自己的3D打印定制血管工作。
Guillermo Ameer和Cheng Sun是美国西北大学工程学院的两名教授,他们曾开发了一个特定的3D打印定制血管支架,非常灵活,还可生物降解。他们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基于投影微立体光刻的3D打印技术,采用特别研制的聚合物进行3D打印支架的制作。据悉,这种3D打印血管支架具有优良的网格尺寸,有的直径甚至可以小于3毫米。同时,3D打印技术还能实现在短时间内同时打印100多个支架,相比传统制造方法来说,大大减少了时间和成本。
如今西北大学新研发出的3D打印支架采用了金属丝网制成。该研究小组利用一种基于柠檬酸聚合物的材料进行开发,使得新的支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具有天然的抗氧化性质结构,并且也可以实现生物降解。同时,这种3D打印血管支架可以进行预装,在需要进行植入的部位释放药物,以提高其在血管壁中的愈合过程。独特的聚合物材料也可让支架在血管中进行初始扩张时发挥特定的机械功能,达到缓慢溶解的效果。
事实上,植入特定支架是病人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为不合适的支架将会在动脉周围晃动,最终影响病人恢复。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医生就不得不为病人再次打开被阻塞的支架,这将是昂贵并且高风险的过程。不过,此前推出聚合物3D打印支架存在一个缺点,就是相比丝网材料来说,它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部署。为了弥补这一缺点,Guillermo Ameer和Cheng Sun采用厚度增加的金属丝网制成支架。
西北大学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心脏协会支持的。近日,该研究小组已将具体的研究成果做成论文发表在了学术期刊上。该研究项目除了Guillermo Ameer和Cheng Sun之外,还有Robert van Lith、Evan Baker博士后研究员等,共同列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接下来,该团队还将继续研究3D打印支架分解和吸收的时间长度,并致力于开发更多创新性的3D打印支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