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一3D打印项目获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冠军
日前,在2016年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中,小巧便携、材料环保的3D打印项目,赚足评委眼球,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彭波率领的团队凭借这个项目一举夺冠。
不只有彭波,近年来,该校在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上斩获了数以百计的奖牌,走在全省前列。
成绩的背后,是该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脱胎换骨”——同专业教育相融合,与课程体系相衔接,通过创新性学习带动创新和创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和创新精神的就业者。
课程之变:“课程+”带动“教师+”
2016年春季,南航为本科生开设了创新创业通识课“卧龙人生——创客大讲坛”,堂堂爆满。
为构建与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学校开启“创新创业型”“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重点资助一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欲在5年内建设300门左右覆盖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鼓励相关学院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推动人才培养由单一学科专业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课堂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这是一个“课程+”的理念,一方面,通过普适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在学生心中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一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专业,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找到创新创业的方向。
与“课程+”相呼应的是“教师+”。该校选聘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政府有关部门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到学校担任创业导师。该校还要求,新入职的教师必须接受半年的航空企事业单位一线实践锻炼,专业课教师每3年至少要有两个月时间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平台之变:为大学生创客追梦筑巢
过去的9个月,彭波闯出了一片天地,他的3D打印机及打印产品成为中小企业的抢手货,收益相当可观。在彭波团队所在的南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越来越多的学生正依托学习的专业成果及创业知识到市场“试水”。
为缩短大学生的想法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跨越从学生到创客的“一步之遥”,南航搭建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创客不仅可以零成本入驻,学校还给每个创业团队提供法律、贷款等服务指导,有效保障了创业企业的存活率和成长性。目前,基地已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60余个。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只是南航打造的“创业梦工厂”的众多平台之一。为充分发挥高校特色,该校在依托各教学院实验室、实训室,大量设置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竞赛的同时,大力建设创新工场、创新创业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众创空间,开展大学生“创意集市”“创客-风投”对接会,帮助学科竞赛团队成功转化为创业实践团队。
这些创业平台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架构合理化,固化其专业技能、可塑能力及创造力等创业基础的同时,实现了校内多学科合作,整合了校外各种资源,提供了创业模式。
评价之变:激励学生拥抱创业
2015年11月,南航出台《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纳入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导向。
新的考评体系强化过程性学业评价,对基础课和专业课积极试行非标准答案考试,不再以传统的“记住多少、背了多少”作为考核标准,而是以“领会多少、思考多少”作为考核的基本要求,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学分制改革也在酝酿之中。学校拟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量化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同时,该校对教师也设立了考核“硬”目标。如,将创新创业教育业绩纳入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将科研成果和研究项目是否有本科生参与研究、是否转化为教学内容或实验项目作为课题评审验收的标准之一,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
只有“创新育人”才能“育创新人”。通过一系列改革,南航创新创业教育正迈向新征程,更好地满足航空供给侧改革、地方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人才需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