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为周迅、彭于晏、霍建华摘下明月
2017年6月27日,电影《明月几时有》于北京举行首映礼,令人意外的是,著名演员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与导演许鞍华手里都拿着一个月亮。原来,这是一部关于在香港顽强抗争的热血故事。在战争催生的悲欢离合下,每一个人对幸福团圆有更深切的愿望,把情感寄托于明月,为了表现影片的主题,他们特意把月亮带到了发布会现场。
电影《明月几时有》首映发布会现场
已经能够把月亮摘下来了
是的,确实是把月亮带到了现场。这个月亮是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而成,根据NASA月球卫星图精准建模,可以360°精准还原月球表面的凹凸细节,并且像元宵一样表面毫无接缝,这也是传统制造方式不可能实现的工艺。揽月月球灯在2015年由源自清华大学的创业团队紫晶立方设计与研发,自问世以来,这款产品服务了数以万计的客户,这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3D打印产品。
此产品的技术难点,就是3D打印很难用于大批量生产。自3D打印问世以来,其典型应用往往是样品制作或小批量试制,而要让“3D打印”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就必须实现3D打印的大批量制造!
(在想送给老婆孩子吧)
让3D打印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此次,3D打印产品走进电影《明月几时有》首映礼,对3D打印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3D打印月球灯从设计与量产成功到如今已有近两年时间,据紫晶立方创始人王世栋先生介绍:“包括后续的跟随模仿厂商,3D打印月球灯已经累计卖出了十几万个,这个量对于3D打印行业已经是个奇迹。但相比传统制造业,这个量还是很小,所以3D打印月球灯还是处在一个小众产品里。我们会在批量化3D打印技术上不断进步,让3D打印成为主流制造技术之一,让3D打印真正的融入生活。”
电影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电影《明月几时有》的首映礼上,能够在众多的月亮创意产品中选择了3D打印月球灯,这象征着3D打印已经敲开了造福人们生活的大门,会被更多的人认知与喜爱,促进3D打印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紫晶立方坚信,当我们站在历史长河回顾3D打印历史的时候,3D打印从新兴技术成为主流的制造技术的关键转折点,一定是这项技术何时具备了“批量化柔性制造”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坚持“岂止打样,更能量产”(Not prototyping, but producing)的3D打印技术理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