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应用率先突破3D打印迎新一轮增长期
第四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暨博览会秋季会10月21日在四川成都开幕。来自国内外的800多位业内代表,就金属3D打印、生物医学3D打印、3D打印材料、3D打印教育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未来10年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将3D打印作为重点技术列入其中,体现了我国政府对3D打印技术的高度重视。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无限三维科技产业集团首席执行官罗军预计,3D打印行业即将迎来爆发期,行业将开始洗牌。他同时表示,在推广应用上还需要创新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加大服务平台和人才建设。
与会专家认为,3D打印正迎来新一轮增长期,爆发点可能在工业应用领域,同时,3D打印技术本身将会发生许多调整。会上,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度公开发布中国3D打印未来3年行动计划,并举行了全球第三个3D打印创新中心落户成都的签约仪式。
把脉趋势前瞻布局
张梅颖指出,今年以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压力进一步加大,形势严峻程度高于往年。其中既有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需求不振的客观现实,也有动力不足、创新不足的问题,尽管我们一直在加大培育和扶持以3D打印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但是产业培育和技术创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创新不足、投入不足、应用不足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对于3D打印产业发展,张梅颖提出,企业发展要有定力,要有前瞻性。进入新世纪,全球产业竞争愈演愈烈,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参与其中。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面临巨大压力。去年5月,《中国制造2025》发布,为在2025年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谋篇布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未来10年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3D打印被列入其中,受到高度重视。
张梅颖指出,当前我国3D打印发展应该抓住两个要点:一是从应用入手,促进3D打印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结合,政府要出台相应扶持政策,积极鼓励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生物医学领域、文化创意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二是从技术创新入手,深化与国际间的对话合作,与国际权威的研究机构共建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推动3D打印技术深刻变革。
发展3D打印产业要坚定信心。3D打印技术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被世界各国一致看好,是由3D打印自身优势决定的,它可以弥补传统制造技术的短板。欧美大力推动再工业化和再制造化战略,其实质不是要回到传统制造业实体,而是提早规划和布局未来先进技术,从而抢占制高点。今天,我们都面临这样的选择,我们要抓住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新的机遇。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不仅能够解决很多复杂的个性化制造难题,缩短新生产开发周期,优化生产工艺,被研发机构持续看好,还在生物医疗领域不断创造奇迹,不仅可以作为医疗辅助手段、打印手术导板、推进精准医疗,还能够打印血管、细胞等,科学家的实践证明3D打印技术未来将在很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对3D打印的认识和应用才刚刚开始。
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主席GrahamTromans在演讲时指出,3D打印在工业领域有很好的应用空间,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是我们现在还大多数停留在简单的新产品测试、模具模型等阶段。罗军表示,我国的3D打印从业者要放宽视野,多与世界权威机构合作交流,尽快融入世界3D打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前沿。
谢菲尔德大学材料学院教授Karaman分享了他们在金属材料研究和金属打印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着重介绍了谢菲尔德大学看重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中国国内3D打印高端人才还比较匮乏的机遇,因此,谢菲尔德大学从2017年开始与无限三维(青岛)打印技术产业研究院战略合作。会上,无限三维(青岛)打印技术产业研究院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就联合培养全球首个3D打印与智能制造方向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友好交流并签署了合作协议。业内专家表示,无限三维(青岛)打印研究院依托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和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研究院,具有丰厚的3D打印行业资源和专家资源,此次与谢菲尔德大学强强联合,开展全球首个3D打印相关研究生培养计划,对推动3D打印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开拓性作用和意义。
创新模式强化应用
罗军在演讲中详细分析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他说,当前,国内很多人对3D打印的认识还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对3D打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影响、3D打印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的融合、3D打印材料等研究还不够。
罗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D打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变革。传统的技术工艺和商业模式开始转型,以GE为代表的一批3D打印大客户正在集中布局3D打印,这是新的信号,一方面说明3D打印这个行业即将迎来爆发期,另外,这也说明行业将开始洗牌。他认为,3D打印技术是一项非常前瞻的技术,但不是一项替代性很强的技术,因此在推广上还需要创新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加大服务平台和人才建设。
为加速3D打印产业在国内的推广应用,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次发布了未来3年的行动计划。罗军介绍,从2017年开始,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将从应用平台入手,在全国主要工业城市布局10家3D打印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3D打印生态链;二是从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入手,在国内规划建设100家3D打印学院,计划3年后每年系统性培养2万以上3D打印专业人才,培养3D打印本科生500人以上,硕士学位研究生300人以上,博士学位研究生100人以上;三是发挥互联网优势,继续发挥3D打印在线平台优势,做好3D打印在线定制、在线教育、在线加工,实现线上线下完美结合。四是继续深化与国际顶级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为国内会员企业嫁接技术、资金、人才资源,推动国内3D打印产业上水平、上台阶、上档次,促进国内3D打印产业转型升级。
3D打印在成为全球高端智能制造业基础装备的同时,也正在将触角伸向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步成熟发展,3D打印会从工业制造应用向生物医学等生活应用蔓延,一场新的产业变革正在成为3D打印的后来之“机”。图为3D打印的自行车。
(资料图片)
相关链接
3D打印技术难题亟待突破
近日,第四届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期间就3D打印目前的市场定位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度讨论。不少参会人员表示:3D打印仍是一片亟待开发的蓝海领域,潜力无穷但规模尚小,目前3D打印整体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D打印在去年受到了空前高涨的关注度,也曾出现井喷现象,各大资本、企业争相涌入,试图有所斩获,但效果却并没有尽如人意。今年以来,部分企业更是惨遭滑铁卢,资本亏损、技术研发遭遇瓶颈、应用不足等问题频频爆出,3D打印到底是“真正蓝海”还是“虚假繁荣”的质疑声屡屡传出。
纵观3D打印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其应用范围相当之广泛,如航空航天业、传统制造业、医疗设备、食品行业等,自诞生以来就备受各大行业追捧,全球各个国家地区对其研究的热情一路高涨,市场规模也呈逐年壮大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3D打印产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3D打印所有的产品和相关服务产业市场规模为23亿美元;到2015年时,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增至52亿美元。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国内同样日趋升温,3D概念屡次在资本市场刮起一阵旋风。然而,国内3D打印的主流还是在科研阶段,在工业、个人消费领域还是鲜有涉及。整体产业规模不足百亿,还需各大行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推动。
为什么3D打印一路呼声高涨却落地难产呢?一方面在于面临的市场还不够成熟,同时自身的技术瓶颈亟待突破,主要原因是卡在材料、市场定位、批量打印三大难关上。在三大难关未攻克前,3D打印恐怕仍将继续增长缓慢。
首先,3D打印的材料较为特殊,能真正用于3D打印机的屈指可数。按种类可划分为生物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塑料材料、砂材料五大类,目前全球范围已经实践应用的材料不足百种。再者,打印出来的产品需要多种材料,这又加大了难度。
其次,3D打印企业正面临有潜力无市场的尴尬,在工业及个人消费领域未能很好的权衡,定位不足够明确,结果两方落空现象明显。
最后,尽管3D打印有着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技术的美誉,但实际情况却相差甚远。一方面,快速成型技术本就在工业应用中十分有限;另一方面,难以实现量化生产是3D打印的致命伤。看来,3D打印要想真正壮大崛起还有很艰难的一段路要走。(马婷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