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人民医院《Acta Biomaterialia》:3D打印助力神经修复
外周神经损伤(PNI)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对修复提出了重大挑战。诸如自体移植供体部位发病率、长距离神经损伤恢复缓慢,以及局部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不足等因素,增加了有效PNI治疗的复杂性。因此,开发功能性神经引导导管(NGCs)作为神经自体移植物的替代品极为紧迫。

有鉴于此,来自聊城市人民医院的Yikun Yang团队通过结合E-jet 3D打印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对齐的拓扑支架,以协同提供外周神经再生的地形提示。

本文要点:
(1)为了解决空心管NGCs在修复长距离神经缺损方面的局限性,通过填充脐带来源的去细胞化细胞外基质(dECM)水凝胶和胞外囊泡(EVs)来修饰内部微环境。基于该方法开发了功能性HE-NGC。
(2)在体外实验中,由于dECM水凝胶的持续释放作用和EVs的出色促增殖作用,HE-NGCs为雪旺细胞(SCs)和PC12细胞提供了明显的引导和增殖效果。
(3)HE-NGCs通过外科手术植入大鼠体内,以桥接12毫米的坐骨神经缺损,并且在坐骨神经的重建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包括运动功能的恢复和髓鞘化。
(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HE-NGCs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并抑制MAPK信号通路来促进轴突生长。这些发现表明,HE-NGCs有效地促进了神经再生,为外周神经修复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策略。
参考资料:https://doi.org/10.1016/j.actbio.2025.01.02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