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大量运用于关键军事领域 9股或井喷
时间:2013-08-11 08:54 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阅读:次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舰载机型“歼-15”的部分零件是以3D打印技术制造而成的。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沈丁立在接受采访时说,用3D打印技术攻破武器部件、尤其是高端武器部件性能的缺陷,是未来军事装备领域发生技术革新的关键。
战斗机在航母上起降时,前轮几乎需要承载整个飞机重量的一半,这对于前轮支撑脚的性能要求极高。“因而,歼-15与最新歼-31的前轮支撑脚都采用了以3D打印而成的钛合金构件。”沈丁立说。
沈丁立对3D打印军事武器的原理做了一个形象比喻:“传统的制造是一门雕刻技艺,对多余的部分做减法;而3D打印与之相反,我需要什么,才增加什么。”因而,其在军事领域极大的优势是能够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大幅降低武器装备的造价成本。另外,与机器制造出的零件和产品相比,3D打印的产品更加精细轻盈、韧度更强、抗压力更佳。
如此说来,是不是所有的武器在未来都需要用3D技术“打印”呢?沈丁立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只有当一个武器部件,以传统工艺来制造时成本高昂,且性能也达不到理想状态时,3D打印才可以说是一个较优的选择。”沈丁立认为,“低级技术可以制造的,比如手枪,就完全没有必要用3D技术来制造。”目前3D打印在军事领域,仅适用于少批量、高精度、造型复杂的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还难以完全代替传统制造业大规模、大批量的加工制造优势。
如今,3D打印技术被大量用于关键军事领域。比如,航空母舰上的各种武器和配套装置、人造卫星的外部构造、火星探测器、空间站,乃至宇宙飞船。“宇宙飞船可谓寸土寸金,为了防止一旦飞船某个零部件出现故障却无材料维修的窘境,带一台3D打印机,宇航员就能够打印材料了,”沈丁立说。另外,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维修受损武器也将变得十分轻松。技术保障人员可随时启动携带的3D打印机,直接把所需的部件一个个“打印”出来,装配起来,让武器重新投入战场。据外媒报道,美国陆军2011年就在阿富汗部署了3D打印移动实验室,为士兵现场创建工具和其他设备。
对全球3D打印研究者来说,目前该项技术的瓶颈在于,打印机的大小有限,无法“打印”大型物品;同时,“全材料打印”也是目前技术所不能达到的。因而,各国3D打印军事“竞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比拼“造零件”的本事——单个零件谁做得最大,谁就赢了。
沈丁立介绍,美国现在能够“打印”出长约为5.8米、宽与高约为1.2米的物品,中国的“打印”极限则为长约4米,宽与高约为2米。换言之,中国的“零件”产品比美国更深、更厚,而“美国制造”的产品表面积更大。
不久前,美国民间依据网上发布的枪支设计图纸,“打印”出具有一定杀伤力的手枪。对此,沈丁立认为,3D打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维护和平与安宁”的一种挑战。“目前,用美国最先进的3D打印机,一个小时就能够制造出总重约18公斤的武器,那得相当于多少枪支。若被恐怖组织利用,后果不堪设想。”他说。因而,当3D打印技术发展成熟之时,人类必须建立相应的道德和法律准则,以防止本该造福于民的尖端科技,沦为别有用心者的杀人利器。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